蹙零
拼音:cù líng
注音:ㄘㄨˋ ㄌ一ㄥˊ

蹙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宋时官府向百姓加征的杂税名。

引证解释:

⒈ 宋时官府向百姓加征的杂税名。参见“蹙剩”。

宋叶适《终论一》:“罢去其半,稍稍苏息天下,然后州县之月桩、板帐罢矣,然后民之头子、蹙零、勘合、牙契之额皆宽减矣,然后罢和买、罢折帛,和买、折帛罢,则民所谓不正之歛皆无有矣。”

网络解释:

蹙零

  • 蹙零,读作cù líng,汉语词语,是指宋时官府向百姓加征的杂税名。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ㄘㄨˋ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DHIH
    • 五行

    (1)(动)〈书〉急促;紧迫。

    (2)(动)〈书〉皱(眉头);收缩。

    • 拼音líng
    • 注音ㄌㄧㄥ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WYC
    • 五行

    (1)落细雨。

    (2)(形)零碎;小数目的(跟‘整’相对):~用|~售|化整为~。

    (3)(名)(~儿)零头;零数:年纪已经八十有~|人数是二十挂~儿。

    (4)(数)放在两个数量中间;表示较大的量之下附有较小的量:一年~三天。

    (5)(数)数的空位;在数码中多用“○”:二~五号|一九八~年。

    (6)(数)表示没有数量:一减一等于~|这种药的效力等于~。

    (7)(数)温度计上的零度:~上五度|~下十度。

    (8)(Línɡ)姓。

    (9)(动)(草木花叶)枯萎而落下:~落|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