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制
拼音: | guó yǒu zhì |
注音: | ㄍㄨㄛˊ 一ㄡˇ ㄓˋ |
国有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国家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国家占有的形式。
引证解释:
⒈ 国家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国家占有的形式。
引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将来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也是有矛盾的,这都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 1、剩下的公司资产,如直接投资和股票,由国有制银行和私人企业持有。
- 2、中国银行的国有制属性意味着对银行注资可以非常快速。
- 3、因此,土地国有制并赋予农民长久甚至是永久使用权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佳模式。
- 4、改革以来我国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国有制比重下降而非国有制比重上升。
- 5、而非国有制行业受国家的干预很少,其资的制定是由市场竞争所决定的。
- 6、在泰国的历史上,封建制度的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或王有制,最高土地所有者被认为是国家,而国王就是国家的人格化。
字义分解
- 拼音guó
- 注音ㄍ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國
- 五笔LGYI
- 五行木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 拼音yǒu,yòu
- 注音ㄧㄡˇ,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有
- 五笔DEF
- 五行土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与国有制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