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婣
拼音: | mù yīn |
注音: | ㄇㄨˋ 一ㄣ |
睦婣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睦姻'。
语出《周礼.地官.大司徒》:'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郑玄注:'睦,亲于九族;姻,亲于外亲。'后因以'睦婣'谓对宗族和睦,对外亲亲密。
谓与姻亲和睦相处。
语出《周礼.地官.大司徒》:'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郑玄注:'睦,亲于九族;姻,亲于外亲。'后因以'睦婣'谓对宗族和睦,对外亲亲密。
谓与姻亲和睦相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睦姻”。
⒉ 后因以“睦婣”谓对宗族和睦,对外亲亲密。
引语出《周礼·地官·大司徒》:“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郑玄注:“睦,亲於九族;姻,亲於外亲。”
宋王安石《谢林中舍启》:“虽睦姻之风可以厚俗,而贬损之意有如过中;言观以思,颇恐且愧。”
清刘大櫆《华埠救灾赞》:“昔在司徒,教民三物;既急睦婣,爰崇任恤。”
⒊ 谓与姻亲和睦相处。
引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光武休言战, 唐尧念睦姻。”
网络解释:
睦婣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