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明
拼音:zǐ míng
注音:ㄗˇ ㄇ一ㄥˊ

子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桑树的别名。传说三国··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而归。“夜泊越里,缆舟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劳乎元绪,奚事尔耶?’龟曰:‘我被拘系,方见烹臛,虽然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博识,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计从安得?’龟曰:‘子明无多辞,祸将及尔。’树寂而止。”见南朝··刘敬叔《异苑》卷三。

传说中的仙人。

水银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桑树的别名。传说三国吴孙权时, 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而归。“夜泊越里,缆舟於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劳乎元绪,奚事尔耶?’龟曰:‘我被拘繫,方见烹臛,虽然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 诸葛元逊博识,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计从安得?’龟曰:‘ 子明无多辞,祸将及尔。’树寂而止。”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

⒉ 传说中的仙人。 陵阳子明好钓鱼,于旋溪钓得白龙,拜而放之。后得白鱼,腹中有书,教以服食之法。 子明食之而成仙。见汉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

唐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诗:“愿随子明去,鍊火烧金丹。”

⒊ 水银的别名。

唐梅彪《石药尔雅·释诸药隐名·水银》:“水银,一名汞,一名铅精……一名子明。”

  • 1、前方艰险知多少,老子明天会更。
  • 2、这样一个天生尤物跪拜在自己面前,让叶子明不由心生怜悯之心。
  • 3、孙子明退开两步,垂手恭立,也是以两个字对之,宛如夫子与学生对对联。
  • 4、朱子明正想开溜时,那翩翩公子突然站起了身,笑道“朱兄既有如此才学,何不给我们也说书一段再走?”。
  • 5、王子明虽说不直接参与药品生产,但在药企待的时间长了,也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识,便疑惑道“患者出现一例发烧现象,并不能完全说明就是我们药品的问题啊。
  • 6、在众人惊愕的围观和啧啧的称奇声中,徐子明骑着电驴子帅气登场。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EG
  • 五行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