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īn chāi dà chén |
注音: | ㄑ一ㄣ ㄔㄞ ㄉㄚˋ ㄔㄣˊ |
词性: | 成语 |
钦差大臣的意思
词语解释:
钦差大臣
(1) 受皇帝派遣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比喻由上级特地派来处理重大事件的人员,有讽刺意
引证解释:
⒈ 由皇帝特命并颁授关防的钦差。权力比一般钦差官员大,通常简称钦使,统兵者称钦帅。
引《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这位钦差大臣姓温,名国,因是由京官翰林放出来的,平时文墨功夫虽好,无奈都是纸上谈兵,於外事间的时务依然隔膜得很。”
鲁迅《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于是跟着一个好官员或钦差大臣,给他保镳,替他捕盗。”
⒉ 现多指上级机关派来的、握有大权的工作人员(多含讥讽意)。
引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我们党吃所谓‘钦差大臣’的亏,是不可胜数的。”
国语词典:
明、清时代由皇帝特命出外办理重大事务的大臣。
网络解释:
钦差大臣 (汉语词汇)
- 1、封建社会最高统治集团往往派些钦差大臣作为他们励精图治的标榜。
- 2、如果钦差大臣满天飞,那我们的作就没法开展了。
- 3、这个钦差大臣来到地方,只知吃喝玩乐,根本不搞调查。
- 4、一个钦差大臣便带著一打随员,从我的右小腿那里走了上来
- 5、钦差大臣一般都带着敕书巡查地方
- 6、钦差大臣以此名犯讳,遂去“龙眼”称之为“珍珠汤”。
字义分解
- 拼音qīn
- 注音ㄑㄧㄣ
- 笔划9
- 繁体欽
- 五笔QQWY
- 五行金
(1)(动)敬重:~佩。
(2)(副)封建社会指皇帝亲自(做):~定|~赐。
(3)(Qīn)姓。
- 拼音chā,chà,chāi,cī
- 注音ㄔㄚˋ,ㄔㄚ,ㄔㄞ,ㄘ
- 笔划9
- 繁体差
- 五笔UDAF
chà
1. 错误:话说差了。
2. 不相当,不相合:差不多。
3. 缺欠:还差十元钱。
4. 不好,不够标准:差等。成绩差。
chā1. 不同,不同之点:差别。差距。差额。差价。
2. 大致还可以:差可。
3. 错误:差错。偏差。差池。
4. 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差数。四减二的差是二。
chāi1. 派遣去做事:差遣。
2. 旧时称被派遣的人:差人。解差。
3. 被派遣去做的事:差事。公差。出差。
cī1. 〔参(
chài )差〕见“参”。1.病愈。后作“瘥”。
2.又如:大病差后。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大
- 五笔DDDD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1. 古通“太”。
2. 古通“泰”。
与钦差大臣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