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楼
拼音: | bā yǒng lóu |
注音: | ㄅㄚ ㄩㄥˇ ㄌㄡˊ |
八咏楼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在浙江省金华市南隅﹐婺江北岸。南朝齐太守沈约于隆昌元年(公元494年)建。原名"元畅楼"。宋至道中﹐郡守冯伉因沈约曾于此作《八咏诗》﹐改名"八咏楼"。历代迭经毁建﹐现存建筑乃清代所建。唐李白﹑崔颢﹑宋李清照﹐清吴伟业等均有题咏。
引证解释:
⒈ 在浙江省金华市南隅, 婺江北岸。 南朝齐太守沉约于隆昌元年(公元494年)建。原名“元畅楼”。 宋至道中,郡守冯伉因沉约曾于此作《八咏诗》,改名“八咏楼”。历代迭经毁建,现存建筑乃清代所建。 唐李白、崔颢、宋李清照,清吴伟业等均有题咏。
网络解释:
八咏楼
字义分解
- 拼音yǒng
- 注音ㄩㄥˇ
- 笔划8
- 繁体咏
- 五笔KYNI
- 五行土
(1)(动)唱;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的诵读
(2)(动)用诗词等来叙述:~雪|~梅|~史。
与八咏楼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