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骚动
拼音:mǐ sāo dòng
注音:ㄇ一ˇ ㄙㄠ ㄉㄨㄥˋ

米骚动的意思

词语解释

⒈  1918年夏,日本因米价暴涨而引起的群众暴动。以富山县渔民的斗争为开端,不久即席卷全国。群众捣毁米店,有些地方还爆发矿工和农民暴动。斗争持续五十七天,参加者达数百万人,最后被政府镇压。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ㄧ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OYTY
  • 五行

[ mǐ ]

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3. 姓。

  • 拼音sāo
  • 注音ㄙㄠ,ㄙㄠ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CCYJ
  • 五行

sāo

1. 动乱,扰乱,不安定:骚乱。骚扰。骚动。

2. 忧愁:“离骚者,犹离忧也。”

3. 指中国屈原的《离骚》,后泛指诗文:骚体。骚人。骚客。风骚(①指《诗经》和《离骚》,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②指妇女举止轻佻)。

4. 举止轻佻,作风下流:骚货。

5. 同“臊”(sāo ㄙㄠ)。

sǎo

1. 古通“扫”,尽其所有,扫数出动:“大王宜骚淮南之兵。”

  • 拼音dòng
  • 注音ㄉ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CLN
  • 五行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