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iāng xíng |
注音: | ㄒ一ㄤ ㄒ一ㄥˊ |
相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相刑”。相互比较,对照。
引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长、短之相刑也。”
通行本作“相形”。 晋陶潜《饮酒》诗之六:“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若巧者侵夺已甚,则掘者迫怵无聊,利害相形,不得不察。”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况且三家相形,便有许多不调匀处。”
徐迟《牡丹》二:“魏紫和姚黄一比,相形之下,确是笨拙。”
⒉ 互相衬托显现。
引晋潘尼《琉璃椀赋》:“灼烁旁烛,表里相形。”
⒊ 旧时迷信,谓观察人的状貌能知其命运。俗称“相面”。
引《荀子·非相》:“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国语词典:
相互比较。
网络解释:
相形
- 1、在跳水冠军田亮面前,小王显得相形见绌。
- 2、这次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成绩虽然不错,可与一班比较,就相形见绌了。
- 3、那位富有才华的青年钢琴家使其他音乐家相形见绌。
- 4、那栋古老的大教堂使环绕它的摩天大楼相形见绌。
- 5、一队的人力已是够强的了,可跟二队一比,就有点相形见绌。
- 6、跟拉尔夫在一起的半个小时,总会使吉尔伯特相形见绌。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xiàng
- 注音ㄒㄧㄤ,ㄒㄧㄤˋ
- 笔划9
- 繁体相
- 五笔SHG
- 五行木
xiā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xiàng1.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2.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3.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