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断
拼音: | yī duàn |
注音: | 一 ㄉㄨㄢˋ |
一断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完全取决。
一经断绝。
佛家语。谓断一种烦恼即断一切烦恼。
引证解释:
⒈ 谓完全取决。
引《史记·太史公自序》:“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
宋陆九渊《取二三策而已矣》:“然则於《武城》之篇,不惟其书之信而一断之以理,以何疑焉?”
⒉ 一经断绝。
引汉王充《论衡·儒增》:“头一断,手不能取他人之头着之於颈。”
唐聂夷中《过比干墓》诗:“乾纲既一断,贤愚无二门。”
⒊ 佛家语。谓断一种烦恼即断一切烦恼。
引唐卢延让《赠僧》诗:“浮世浮华一断空,偶抛烦恼到莲宫。”
网络解释:
一断
- 1、一看肠一断,去莫回头。
- 2、关帝庙里一场悬案,主持在大殿里被炸得稀巴烂,殿外还有两个美女成了活死人,现场也没有易爆物品爆开的痕迹,于是就有一场官司扯不断,一断艳史说不休。
- 3、不嫌你没车,不嫌你没房,只要你对我,有一断衷肠,我不会打扫,饭不会做香,说话太直爽,需你做标榜,你我齐并肩,一起奔小康,相厮至偕老,爱就是这样。
- 4、其实,熊早不在草丛里了,绕过山谷,一直追想岚,果然,那监一路追赶岚,岚见那监鬼鬼祟祟地追着自己,那肯停下,不一会儿,那监将岚追至一断崖上。
- 5、转换斜坡连接一条断层的上盘和另一断层的下盘,有特殊的变形特征,在转换斜坡近旁的断层系上盘伴生横向背斜。
- 6、该研究小组以公鼠为试验对象,待这些公鼠一断奶就开始喂其低蛋白食物,直至这些老鼠性发育成熟才停。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与一断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