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兄
拼音:zōng xiōng
注音:ㄗㄨㄥ ㄒㄩㄥ

宗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宗法制度,庶子称年长于己的嫡子为'宗兄'。后亦用于称同宗或同姓不同族的同辈朋友。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宗法制度,庶子称年长于己的嫡子为“宗兄”。后亦用于称同宗或同姓不同族的同辈朋友。

《礼记·曾子问》:“若宗子有罪,居于他国,庶子为大夫,其祭也……其辞于宾曰:‘宗兄、宗弟、宗子在他国,使某辞。’”
唐王维《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弟缙》诗:“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髮。”
唐白居易《画雕赞》序:“寿安令白昊,予宗兄也。”
郭沫若《海涛集·离沪之前》:“冠杰说:‘ 石达开有两句诗:身价敢云空冀北,文章昔已遍江东。宗兄足以当之。’”

国语词典:

古时庶子称年较长的嫡子。

网络解释:

宗兄

  • 宗兄,汉语词汇。
  • 拼音:zōng xiōng
  • 注音:ㄗㄨㄙ ㄒㄩㄥ
  • 释义:古代宗法制度,庶子称年长于己的嫡子为“宗兄”。后亦用于称同宗或同姓不同族的同辈朋友。
    • 1、之冬予任教浙江美院,因来杭州,旧雨相逢,与抑非宗兄无日不过从也,暇日出佳纸,属予点染,遂写《岩居嘉会图》以报。
    • 2、朝宗兄,香君姑娘确有苦衷,朝宗兄大可不必介怀,正所谓流言止于智者,只要朝宗兄不予不理会,过些时日,外间的传言自然便消弥了。
    • 3、宗兄放心,入口处有周家景家几大地级巅峰极限镇守,那些闲散的地级强者,不可能进得来。
    • 4、宋代建国之初,继承后周世宗雄略遗绪的太祖太宗兄弟对于重振华夏声咸,拓展国势,原是颇自信的。
    • 5、此时,蓝袍少年心中大惑不解,忍不住发问“宗兄,为什么突然离开,刚才我们大可以把宝剑带走啊!那小子根本不是你的对手,何必管他同不同意。
    • 6、于宣和年间相约逢石下担,卜居隆回高坪石脚隐居。

    字义分解

    • 拼音zōng
    • 注音ㄗㄨ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FIU
    • 五行

    (1)(名)祖宗:列祖列~。

    (2)(名)家族;同一家族:~庙|~室|~弟|~兄|~族。

    (3)(名)宗派;派别:正~|~派主义。

    (4)(名)宗旨:开~明义|万变不离其~。

    (5)(动)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他的唱工~的是梅派。

    (6)(名)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文~。

    (7)(量)一~心事|一~大案。

    (8)姓。

    • 拼音xiōng
    • 注音ㄒㄩ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KQB
    • 五行

    (1)(名)哥哥:~嫂|~长。

    (2)(名)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男子。

    (3)(名)对男性朋友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