谤讟
拼音: | bàng dú |
注音: | ㄅㄤˋ ㄉㄨˊ |
谤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怨恨毁谤。《左传·昭公元年》:“民无谤讟,诸侯无怨。”《隋书·儒林传·何妥》:“屈辱既加,则有怨恨,谤讟之言出矣。”《清史稿·选举志二》:“时京僚瞢於时务,谤讟繁兴,原疏排斥众议,言之剴切。”
引证解释:
⒈ 怨恨毁谤。
引《左传·昭公元年》:“民无谤讟,诸侯无怨。”
《隋书·儒林传·何妥》:“屈辱既加,则有怨恨,谤讟之言出矣。”
《清史稿·选举志二》:“时京僚瞢於时务,谤讟繁兴,原疏排斥众议,言之剴切。”
网络解释:
谤讟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