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君之罪
拼音:qī jūn zhī zuì
注音:ㄑ一 ㄐㄨㄣ ㄓ ㄗㄨㄟˋ
词性: 成语

欺君之罪的意思

词语解释:

欺骗皇帝的罪行。
  • 1、放肆!你竟然敢在金殿上大声喧哗!你这是犯了欺君之罪!
  • 2、再说白华冒名受赏的事儿被卫兵泄露出去,犯了欺君之罪,被判处死刑。
  • 3、擅自带领军队攻打淄昱国,他可是犯了欺君之罪
  • 4、伯梁侯胆子当真是大,怎么会在这种时候带你这么个丫头进宫,还混入了殿上,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 5、那么,对于朝廷来说我可是欺君之罪!
  • 6、罪人熊耀,利用别人信物,冒充朝廷命官之子,实乃欺君之罪,罪不可赦,若是抓住,可就地处决!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DWW
  • 五行

(1)(动)欺骗:自~~人|童叟无~。

(2)(动)欺负:仗势~人|~人太甚。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VTKD
  • 五行

(1)(名)君主:国~。

(2)(名)〈书〉对人的尊称:张~|诸~。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zuì
  • 注音ㄗㄨㄟ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LDJD
  • 五行

(1)(名)作恶或犯法的行为:~案|~犯|~名|~囚|~人|~责|~证|~恶滔天|~魁祸首|~孽深重。

(2)(动)过失:归~于人。

(3)(形)苦难;痛苦;受~。

(4)(动)把罪过归到某人身上:~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