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裔
拼音: | liú yì |
注音: | ㄌ一ㄡˊ 一ˋ |
流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末流;沿承的流派。
后世子孙。
引证解释:
⒈ 末流;沿承的流派。
引《汉书·艺文志》:“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颜师古注:“裔,衣末也。其於《六经》,如水之下流,衣之末裔。”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天人相与派﹞亦《春秋》之学,而其原出於《易》与《洪范》。盖九流所谓阴阳家者,此派之流裔也。”
⒉ 后世子孙。
引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公高建业,佐武伐商 ……流裔毕万,勋绩惟光。”
明宋濂《复古堂记》:“文懿公实泰(虞泰 )之远祖,流裔至今二十七世矣。”
网络解释:
流裔
字义分解
- 拼音liú
- 注音ㄌㄧㄡˊ
- 笔划10
- 繁体流
- 五笔IYCQ
- 五行水
(1)(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
(2)(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
(3)(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
(4)(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
(5)(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
(6)(动)水流动。(名)指江河的流水
(7)(动)水流动。(名)像水流的东西
(8)(动)水流动。(名)品类;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