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绳
拼音:sī shéng
注音:ㄙ ㄕㄥˊ

丝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丝编之绳。 2.指钓丝。

引证解释:

⒈ 丝编之绳。

汉辛延年《羽林郎》诗:“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絶。”
《宋史·舆服志三》:“﹝冕﹞以金饰版侧,以白玉珠为旒,贯之以五采丝绳。”

⒉ 指钓丝。

《红楼梦》第八一回:“探春把丝绳抛下,没十来句话的工夫,就有一个杨叶窜儿,吞着钩子,把漂儿坠下去。”

网络解释:

丝绳

  • 丝绳是汉语词汇,读音sī shéng,解释为丝编之绳或钓丝。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XXGF
    • 五行

    (1)(名)蚕丝。

    (2)(名)像丝的物品。

    (3)(名)万分之一。

    • 拼音shéng
    • 注音ㄕㄥ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KJN
    • 五行

    (1)(名)(~子、~儿)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等纤维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麻~|线~。

    (2)〈书〉(动)纠正;约束;制裁:~之以纪律。

    (3)〈书〉(动)继续。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