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絮之才
拼音:yǒng xù zhī cái

咏絮之才的意思

词语解释:

源出东晋才女“谢道韫”,形容女子特别有才华,富有智慧。

字义分解

  • 拼音yǒng
  • 注音ㄩㄥ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KYNI
  • 五行

(1)(动)唱;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的诵读

(2)(动)用诗词等来叙述:~雪|~梅|~史。

  • 拼音
  • 注音ㄒㄩ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VKXI
  • 五行

(1)(名)棉絮。

(2)(名)古代指粗的丝棉。

(3)(名)像棉絮的东西:柳~|芦~。

(4)(动)在衣服、被褥里铺棉花、丝棉等:~棉袄。

(5)(形)絮叨。

(6)(形)〈方〉腻烦:听~了。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cái
  • 注音ㄘㄞ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TE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