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分子
拼音:huài fèn zǐ
注音:ㄏㄨㄞˋ ㄈㄣˋ ㄗˇ
词性: 名词

坏分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良分子。常指罪犯和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人。

引证解释:

⒈ 不良分子。常指罪犯和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人。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对于那些盗窃犯、诈骗犯、杀人放火犯、流氓集团和各种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坏分子,也必须实行专政。”
柳青《铜墙铁壁》第八章:“应该当众揭破坏分子的谣言。”

国语词典:

大陆地区称犯法作乱的人。

网络解释:

坏分子

  • 所谓“坏分子”,指“四类分子”(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之一,属于“群众专政”的对象。
    • 1、那是一个图谋不轨的坏分子
    • 2、这个破坏分子纵火被当场抓住,竟还装疯卖傻,想蒙蔽群众。
    • 3、现在也没有听到说给坏分子摘帽子的话,只是说摘右派分子的帽子,而坏分子的帽子是不摘的。
    • 4、我们镇压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死心塌地的汉奸特务和对抗战危害很大而为群众最痛恨的破坏分子、借刀杀人分子和坚决反动的叛徒。
    • 5、国外的敌对势力和国内的坏分子遥相呼应,妄图破坏改革开放的大形势。
    • 6、大家提高了警惕,坏分子便无隙可乘。

    字义分解

    • 拼音huài,pēi,pī,péi
    • 注音ㄏㄨㄞ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GIY

    [ huài ]

    1. 不好的;恶劣的,与“好”相对:坏人。坏事。坏习惯。

    2. 东西受了损伤,被毁:破坏。败坏。

    3. 坏主意:使坏。

    4. 用在某些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深:忙坏了。

    • 拼音fēn,fèn
    • 注音ㄈㄣ,ㄈㄣ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VB
    • 五行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