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镪
拼音:bái qiǎng
注音:ㄅㄞˊ ㄑ一ㄤˇ

白镪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白锵”。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白鏘”。白银的别称。

明沉璟《埋剑记·妇功》:“旧赐青蚨犹在篋,又蒙白鏹济蚕月。”
《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见因贪白鏘,番自丧黄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宫梦弼》:“及发他砖,则灿灿皆白鏹也。”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有与观察之胥役通者,知观察署藏白鏹四十万,於是脇其首作难。”

国语词典:

金的别名。

网络解释:

白镪

  • 白镪,古代当作货币的银子。记载于《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
    • 1、白镪赠人还赠我,青蛱飞去复飞来。
    • 2、据招赶逐是出有意,尸单多伤,岂属偶然?无令白镪有权,赤子抱怨也!
    • 3、这邻船就是那拉氏姊妹北归,正虑川资不继,忽来了这项白镪,喜从天降。
    • 4、从招式来看,有可能是‘血杀’组织的人,与我交手的极有可能是被称为‘杀手之王’的韩白镪。 
    • 5、,既你与这些白镪俗物甚无缘,那我也只得另找他人……

    字义分解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RRR
    • 五行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 拼音qiǎng,qiāng
    • 注音ㄑㄧㄤˇ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QXKJ
    • 五行

    qiǎng

    古称成串的钱。

    qiāng

    〔镪水〕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浓硝酸、浓盐酸等的俗称。如浓硝酸称为硝镪水,浓盐酸称为盐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