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视
拼音:nèi shì
注音:ㄋㄟˋ ㄕˋ

内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内视nèishì

(1) 自我检查

反听之则聪,内视之则明。——《史记·商君传》
interospection

(2) 主观地看待问题

subjective approach to a problem

引证解释:

⒈ 以心为眼。谓凭主观想象来认识事物。

《庄子·列御寇》:“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
俞樾《诸子平议·庄子三》:“心有睫,谓以心为睫也……然则心有睫,正内视之谓。内视者,非谓收视返听也,谓不以目视而以心视也。后世儒者,执一理以断天下事,近乎心有睫矣。”

⒉ 内心反省。

《文子·上德》:“夫道者内视而自反,故人不小觉,不大迷,不小慧,不大愚。”
《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彊。”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这章书的大旨,讲的是凡人外质虽美,内视自惭,终不免于恶。”

⒊ 闭目不视外物,专心一意,气沉丹田。古代养生术之一。亦为道家修炼内丹功夫之一。参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晋葛洪《抱朴子·用刑》:“譬存玄胎息,呼吸吐纳,含景内视,熊经鸟伸者,长生之术也。”
明刘基《拟连珠》之五四:“性为欲汨则乱,心为物动则争。是以絶外交则可以守淡泊,专内视则可以全淳精。”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一:“经曰: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臟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

网络解释:

内视

  • 内视又称内观。最早见于《列子·仲尼》: “务外游者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指内观体道。道家有《太上老君内观经》继承发展了这种养生方法。
    • 1、内视的时候发现乾坤大挪移真气已经要比其他三种真气壮大了几倍了,不过由于乾坤大挪移真气的特性,虽然它强大了很多,它却也没有对其他三股真气的地盘进行攻城夺地。
    • 2、一丝清明从物我两忘的意境中复苏,萧秋屏息内视,只见体内的沛然之力汹涌澎湃,生生不息,聚顶贯气大法竟然突破了第一重天,进入了第四层的境界。
    • 3、日月合井,金木和合,回光返照,返观内视
    • 4、医生很快将做个内视镜检查和食道静脉结扎术治疗。
    • 5、最后,从内视觉形式分析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营构的趋同点。
    • 6、病例一是位六十三岁男性病人,于民国七十七年经内视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

    字义分解

    • 拼音nèi,nà
    • 注音ㄋㄟˋ,ㄋㄚ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WI
    • 五行

    nèi

    1.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1. 古同“纳”,收入;接受。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YMQ
    • 五行

    (1)(动)看:~力|近~。

    (2)(动)看待:轻~。

    (3)(动)考察: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