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养
拼音:zūn yǎng
注音:ㄗㄨㄣ 一ㄤˇ

遵养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顺应时势或环境而积蓄力量。

引证解释:

⒈ 谓顺应时势或环境而积蓄力量。

《晋书·明帝纪》:“属王敦挟震主之威,将移神器,帝崎嶇遵养,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廓清大祲。”
宋苏辙《论前后处置夏国乖方札子》:“夏人公然桀傲,不遣谢使,再遣兵马蹂践涇原,朝廷方务遵养,不復诛讨。”
明高启《顾荣庙》诗:“崎嶇诸王幕,沉湎务遵养。”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十八章》:“在夫子立言之旨,则以见时未至而事未起,则文王遵养以为道;时已至而事已集,则武周忧劳以见功。”

网络解释:

遵养

  • 遵养是词语词汇,拼音是zūn yǎng ,注音是ㄗㄨㄣ ㄧㄤˇ 。
  • 字义分解

    • 拼音zūn
    • 注音ㄗㄨㄣ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USGP
    • 五行

    (动)遵循;依照:~命|~行|~循|~守|~旨。

    • 拼音yǎng
    • 注音ㄧㄤ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DYJ
    • 五行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