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鲁特
拼音:é lǔ tè
注音:ㄜˊ ㄌㄨˇ ㄊㄜˋ

额鲁特的意思

词语解释:

瓦剌(Wǎlà)在清代的称呼。

引证解释:

⒈ 清时西部蒙古各部的总称。 元称“斡亦剌”、“外剌”, 明称“瓦剌”。 乾隆二十二年,全部统一于清。分布于青海、蒙古一带。

字义分解

  • 拼音é
  • 注音ㄜ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PTKM
  • 五行

(1)(名)眉上发下的部分;俗称脑门子:~头。

(2)(名)规定的数量:名~。

(3)(名)牌匾:匾~。

  • 拼音
  • 注音ㄌㄨ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GJF
  • 五行

1.  愚拙,蠢笨:愚鲁。粗鲁。鲁莽。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3.  中国山东省的别称。

4.  姓。

  • 拼音
  • 注音ㄊㄜ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RFF
  • 五行

(1)(副)特殊;超出一般:~等|~效。

(2)(副)特地:~意|~邀。

(3)(名)指特务:敌~|防~。

(4)(副)〈书〉只;但:不~此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