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阁
拼音:qǐn gé
注音:ㄑ一ㄣˇ ㄍㄜˊ

寝阁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帝王日常处理政事的便殿。 2.搁置。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日常处理政事的便殿。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崇政殿宿卫士作乱於殿前,杀伤四人,取準备救火长梯登屋入禁中,逢一宫人,问:‘寝閤在何处?’宫人不对,杀人。”
宋岳飞《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陛下比者寝閤之命,圣断已坚,咸谓恢復之功指日可冀,何至今日尚未决策北向?”

⒉ 搁置。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顷江南岁饥,贷种粮数十万斛,且屡经寝阁,而转运司督索不已。”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二》:“官狥私而曲断,吏受賕而寝阁。”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二·慈安皇太后圣德》:“外省军报,及廷臣奏疏寝阁者,闻中宫一言,未尝不立即省览。”

网络解释:

寝阁

  • qǐn gé
  • 1.古代帝王日常处理政事的便殿。
  • 2.搁置。
  • 字义分解

    • 拼音qǐn
    • 注音ㄑㄧㄣ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UVC
    • 五行

    (1)(动)睡:废~忘食。

    (2)(名)寝室:入~|就~|寿终正~。

    (3)(名)帝王的坟墓:陵~。

    (4)(动)〈书〉停止;平息:其议遂~。

    • 拼音
    • 注音ㄍㄜ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TKD
    • 五行

    (1)(名)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后指门限。

    (2)(名)藏书的地方。

    (3)(名)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4)(名)特指女子的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