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周王鲁
拼音: | chù zhōu wáng lǔ |
注音: | ㄔㄨˋ ㄓㄡ ㄨㄤˊ ㄌㄨˇ |
黜周王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代《公羊》学家因《春秋》用鲁记年,认为这是贬降周而以鲁为王。
引证解释:
⒈ 汉代《公羊》学家因《春秋》用鲁记年,认为这是贬降周而以鲁为王。
引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所书之王,即平王也;所用之历,即周正也;所称之公,即鲁隐也;安在其黜周而王鲁乎?”
孔颖达疏:“若黜周王鲁,则鲁宜称王, 周宜称公。此言周王而鲁公,知非黜周而王鲁也。”
《晋书·王接传》:“《公羊》附经立传…… 任城何休训释甚详,而黜周王鲁,大体乖硋。”
网络解释:
黜周王鲁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u
- 注音ㄓㄡ
- 笔划8
- 繁体周
- 五笔MFKD
- 五行金
(1)(名)圈子:绕场一~。
(2)(名)周围:四~|圆~。
(3)(动)绕一圈:~而复始。
(4)(形)普遍;全:~身|~知。
(5)(形)完备;周到:~密|~详。
(6)(名)星期:~报|~刊|~末。
(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
(8)(动)接济:~济。
(9)(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
(10)(名)北周。
(11)(名)后周。
(12)(名)姓。
- 拼音wáng,wàng
- 注音ㄨㄤˊ,ㄨㄤˋ
- 笔划4
- 繁体王
- 五笔GGGG
wá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 姓。
wàng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