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筒
拼音:shí èr tǒng
注音:ㄕˊ ㄦˋ ㄊㄨㄥˇ

十二筒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十二种竹制的律管。筒,竹管。

引证解释:

⒈ 十二种竹制的律管。筒,竹管。 《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

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於嶰谿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鐘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
高诱注:“六律六吕各有管,故曰十二筒。”
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自嶰谷,起遗风,定雌雄,十二筒,律应黄鐘。”

网络解释:

十二筒

  • 拼音:shí èr tǒng
  • 注音:ㄕㄧˊ ㄦˋ ㄊㄨㄙˇ
  • 解释:十二种竹制的律管。筒,竹管。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H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G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 拼音tǒng
    • 注音ㄊㄨㄥ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MGK
    • 五行

    (1)(名)较粗的管状器物:竹~。

    (2)(名)衣服等的筒状部分:靴~。

    (3)(形)形状像筒的:话~。

    (4)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