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案可稽
拼音:yǒu àn kě jī
注音:一ㄡˇ ㄢˋ ㄎㄜˇ ㄐ一
词性: 成语

有案可稽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案:档案,文件。稽:稽查,查考。有文字记载材料可以查考。指有可靠的证据,不容怀疑。也作“有案可查”。

引证解释:

⒈ 同“有案可查”。

毛泽东《“友谊”,还是侵略?》:“艾奇逊说:‘……尊重中国行政和领土的完整,以及反对任何外国控制中国等等,这是有案可稽的。’”

国语词典:

有文案可查。比喻证据确凿,难以否认。

如:「白纸黑字,有案可稽,你还敢狡辩!」

网络解释:

有案可稽

  • 案:案卷,文书;稽:查考。指有证据可查。
    • 1、他这次为余秋雨散文指错,是经过悉心梳理和考辨,有史可鉴,有案可稽
    • 2、这源代码的设计是简单,有案可稽的。
    • 3、日本人侵略中国领土,对中国人进行血腥屠杀,这一切都有案可稽
    • 4、孟山都的本质特性以及有案可稽的违法和暴虐行为都揭示出这样一个阴谋:他们优先考虑的是利润,而不是健康、安全和市场的独立性。
    • 5、日本人侵略中国领土,对中国人进行血腥屠杀,这一切都是有案可稽
    • 6、增长的中国经济是众所周知的,而且都是有案可稽的。

    字义分解

    • 拼音yǒu,yòu
    • 注音ㄧㄡˇ,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EF
    • 五行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 拼音àn
    • 注音ㄢ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VSU
    • 五行

    (1)(名)(~子)狭长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板|~秤。

    (2)(名)(~子)案件:~子。

    (3)(名)案卷;记录:~卷|病~|档~。

    (4)(名)提出计划、办法或其他建议的文件:方~|提~。

    (5)(名)同“”。

    • 拼音kě,kè
    • 注音ㄎㄜˇ,ㄎㄜ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KD
    • 五行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 拼音jī,qǐ
    • 注音ㄐㄧ,ㄑㄧˇ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DNJ
    • 五行

    1. 停留:稽留。稽滞。

    2. 考核:稽核。稽查。稽考。无稽之谈。

    3. 计较:反唇相稽。

    4. 至。

    5. 姓。

    1.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