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橘
拼音:shuāng jú
注音:ㄕㄨㄤ ㄐㄨˊ

霜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橘子。因其经霜后成熟﹐故称。

引证解释:

⒈ 即橘子。因其经霜后成熟,故称。

唐孟浩然《疾馀过龙泉寺精舍》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唐李群玉《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诗:“俊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芳鲜。”
宋汤思退《菩萨蛮·游水月寺》词:“霜橘半垂黄,征衣尽日香。”

网络解释:

霜橘

  • 霜橘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huāngjú,意思是指橘子。
  • 字义分解

    • 拼音shuāng
    • 注音ㄕㄨㄤ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FSHF

    (1)(名)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名)像霜的东西:盐~。

    (3)(名)比喻白色:~鬓。

    • 拼音
    • 注音ㄐㄩ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SCBK
    • 五行

    (名)橘子树常绿乔林;果实长卵圆形;果皮红黄色;肉多汁甜;果皮及种子和树叶都可做药;也指橘树的果实:无核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