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筹量沙
拼音:chàng chóu liáng shā
注音:ㄔㄤˋ ㄔㄡˊ ㄌ一ㄤˊ ㄕㄚ
词性: 成语

唱筹量沙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把沙当做米,量时高呼数字。比喻安定军心,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指制造假象迷惑对方。

引证解释:

⒈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时与魏军三十餘战多捷,军至歷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説粮食已罄,於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

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餘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餘,故不復追。”
后以“唱筹量沙”为安定军心,迷惑敌人之典。 清赵翼《前接雨村观察续寄诗话又接来书再次寄答》诗:“擣虚拔帜晨趋壁,救败量沙夜唱筹。”

国语词典:

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伐魏,因粮食不继而还,加上后有追兵,故军心涣散。道济乃利用夜晚,叫人以沙充粮,高声报数,假装存粮尚足。如此一来,军心稳定,魏兵也不敢再追。见《南史.卷一五.檀道济传》。后比喻制造假象,欺蒙敌人。

网络解释:

唱筹量沙

  • 唱筹量沙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hàng chóu liáng shā,意思是将沙当作米计量,并高呼所量的数字(以透露给不知内情的人)。
  • 唱筹量沙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有的单位不是实事求是,而是虚报产量,骗取荣誉,这种唱筹量沙的做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 2、巧妙的法子,一招唱筹量沙,就险些把咱们都圈进去。
    • 3、道济乘夜命军卒唱筹量沙,以少数米粒覆盖于沙上。
    • 4、所谓檀道济唱筹量沙,说的是南朝名将檀道济,一次被敌人团团包围。
    • 5、魏军乘隙追击,宋军畏惧,檀道济乘夜命军卒唱筹量沙,即以少数米粒覆盖于沙上,以迷惑魏军。
    • 6、不过由于陈希真必须祭炼五雷都箓大法,只先采用唱筹量沙的计策,跟高俅、高衙内一伙。

    字义分解

    • 拼音chàng
    • 注音ㄔ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KJJG
    • 五行

    (1)(动)口中发出(乐音);依照乐律发出声音:~歌|演~。

    (2)(动)大声叫:鸡~三遍。

    (3)(名)(~儿)歌曲;唱词:小~。

    (4)姓。

    • 拼音chóu
    • 注音ㄔㄡ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DTF
    • 五行

    (1)(名)计数目的用具:竹~。

    (2)(动)谋划:统~兼顾。

    • 拼音liáng,liàng
    • 注音ㄌㄧㄤˊ,ㄌㄧㄤ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JGJF

    • 拼音shā,shà
    • 注音ㄕㄚ,ㄕ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IITT
    • 五行

    shā

    1.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4. 姓。

    shà

    1.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