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棘
拼音:chè jí
注音:ㄔㄜˋ ㄐ一ˊ

撤棘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科举时代称考试工作结束。因放榜日关闭贡院﹐并于门口设置荆棘﹐以防落第者闯入喧闹﹐放榜后始撤去﹐故称。

引证解释:

⒈ 科举时代称考试工作结束。因放榜日关闭贡院,并于门口设置荆棘,以防落第者闯入喧闹,放榜后始撤去,故称。 《旧五代史·周书·和凝传》:“贡院旧例,放牓之日,设棘於门及闭院门,以防下第不逞者。

凝令撤棘启门,是日寂无喧者。”
撤,一本作“彻”。 清周亮工《王王屋传》:“儂观天下事未復杂以戏剧事,撤棘后,则某果已魁。”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当未撤棘时,学使者冯云驤籍三川名雋三十人,验其得失。”

国语词典:

旧时科举考试放榜,在贡院门口放置荆棘,以防落第者入内滋事,待相关事务办理完毕始撤去荆棘。见《旧五代史.卷一二七.周书.和凝传》。

网络解释:

撤棘

  • 【词语】:撤棘
  • 【注音】:chè jí
  • 【释义】:1.科举时代称考试工作结束。因放榜日关闭贡院﹐并于门口设置荆棘﹐以防落第者闯入喧闹﹐放榜后始撤去﹐故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è
    • 注音ㄔㄜ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RYCT
    • 五行

    (1)(动)除去:~职。

    (2)(动)退:~回。

    (3)(动)〈方〉减轻(气味、分量等):~味儿|~分量。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GMII
      • 五行

      (1)(名)酸枣树,落叶灌木。有刺,果小味酸。种子供药用,治神经衰弱等。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

      (2)带刺草木的通称。

      (3)刺;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