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夫
拼音: | ér fū |
注音: | ㄦˊ ㄈㄨ |
儿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妇女自称其丈夫。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妇女自称其丈夫。
引前蜀魏承班《满宫花》词:“梦中几度见儿夫,不忍駡伊薄倖。”
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三折:“我这里猛然观,抬头覷,我道是谁家箇奸汉,却原来是应举的儿夫。”
《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是以瞒着儿夫,发心每逢夜於星月之下,祝赞三光,要祈保佑儿夫,早早回心,弃却繁华,齐心家事。”
国语词典:
称谓。妇人称自己的丈夫。
网络解释:
儿夫
字义分解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2
- 繁体兒
- 五笔QTN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