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语
拼音:xù yǔ
注音:ㄒㄨˋ ㄩˇ
词性: 动词

絮语的意思

词语解释:

絮语xùyǔ

(1) 连续不断地说话

incessantly chatter

引证解释:

⒈ 连绵不断地低声说话。

明王錂《春芜记·邂逅》:“听花前絮语情无已。”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口技》:“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
骆宾基《庄户人家的孩子》一:“湖水寂寞地絮语, 东山传来声声狼嚎。”

⒉ 唠叨的话。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周克昌》:“母不能忍,朝夕多絮语。”

国语词典:

连绵不绝的轻声细语。

如:「晚风穿过树梢,窸窸窣窣的,像是枕边絮语。」

网络解释:

絮语

  • 絮语是中国汉语里的词汇,释义:连续不断地低声说话,如:低声絮语。
    • 1、河滨浅水处刚绽叶的芦苇飒啦啦摇响,与西风缱绻絮语,像是低吟着一首昏黄的情诗。
    • 2、倾听大自然母亲甜蜜的絮语,多么美,岂能让母亲哽咽。
    • 3、河边浅水处刚绽叶的芦苇飒啦啦摇响,与春风缠绵絮语,像是低吟着一首朦胧的情诗。
    • 4、牵挂是灵魂絮语,是心灵对话。
    • 5、绵长而又不甘,细碎的絮语,是在泣涕那抽丝剥茧的绝望么?夏达 
    • 6、春宵絮语知何意,付与劳生一怆神!陈寅恪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ㄩ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VKXI
    • 五行

    (1)(名)棉絮。

    (2)(名)古代指粗的丝棉。

    (3)(名)像棉絮的东西:柳~|芦~。

    (4)(动)在衣服、被褥里铺棉花、丝棉等:~棉袄。

    (5)(形)絮叨。

    (6)(形)〈方〉腻烦:听~了。

    • 拼音yǔ,yù
    • 注音ㄩˇ,ㄩ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GKG
    • 五行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1. 告诉: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