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郎
拼音:tái láng
注音:ㄊㄞˊ ㄌㄤˊ

台郎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尚书郎。 2.指御史。

引证解释:

⒈ 指尚书郎。参见“尚书郎”。

三国魏曹操《选举令》:“国家旧法,选尚书郎……典曹治事,起草立义,又以草呈示令僕讫,乃付令史书之耳。书讫,共省读内之。事本来臺郎统之,令史不行知也。”
《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近日路粹、严象,亦用异才,擢拜臺郎。 衡宜与为比。”
吕延济注:“皆以高才擢拜尚书郎。”
唐李颀《寄綦毋三》诗:“共道进贤蒙上赏,看君几岁作臺郎。”

⒉ 指御史。

清梁章鉅《称谓录·御史古称》:“唐授李彤、王源中侍御史制:臺郎宪吏,金印银章。”

网络解释:

台郎

  • 台郎是汉语词汇,拼音tái láng,解释为(1).指尚书郎。
  • 字义分解

    • 拼音tái,tāi
    • 注音ㄊㄞˊ,ㄊㄞ
    • 笔划5
    • 繁体臺、颱、檯
    • 五笔CKF
    • 五行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 拼音láng,làng
    • 注音ㄌㄤˊ,ㄌㄤ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VCB
    • 五行

    láng

    1.古代官名:侍~。员外~。

    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放牛~。女~。

    3.女子称丈夫或情人:~君。情~。

    4.旧时称别人的儿子:大~。令~。

    5.姓。

    làng

    见〖屎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