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蚶
拼音:máo hān
注音:ㄇㄠˊ ㄏㄢ

毛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斧足纲。

国语词典: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斧足纲。一种近似血蚶的双贝壳类,壳呈长卵圆形,壳质坚厚,右壳较小,表皮带有灰褐色的生毛壳皮,容易脱落,左壳顶部之肋呈粒状,两壳间具有三十到四十条细密的放射肋,常栖于淡水注入浅海处的泥沙中。

网络解释:

毛蚶

  • 毛蚶属海产经济贝类。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朝鲜、中国沿岸。在中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都有分布,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生素B12含量较高的食用贝类。
  • 字义分解

    • 拼音máo
    • 注音ㄇㄠ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FNV
    • 五行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4.  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5.  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6.  行动急躁:毛躁。

    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8.  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9.  货币贬值:钱毛了。

    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11.  姓。

    • 拼音hān
    • 注音ㄏㄢ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JAFG
    • 五行

    (名)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