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流
拼音:rú liú
注音:ㄖㄨˊ ㄌ一ㄡˊ

儒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儒士之辈。

引证解释:

⒈ 儒士之辈。

唐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
《太平广记》卷四〇一引唐柳祥《潇湘录·张珽》:“路北一二里,有一子,亦儒流也。”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感遇诗》:“宋世五言古,惟《感兴》三十八章,尚有拾遗风格,虽多作儒流见解,其体製实高出一时。”

网络解释:

儒流

  • 儒流,汉语词汇。
  • 拼音:rú liú
  • 释义:儒士之辈。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ㄖㄨ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WFDJ
    • 五行

    (1)(名)春秋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术|~生。

    (2)(名)旧时指读书人:~医|老~。

    • 拼音liú
    • 注音ㄌㄧㄡ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YCQ
    • 五行

    (1)(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

    (2)(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

    (3)(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

    (4)(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

    (5)(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

    (6)(动)水流动。(名)指江河的流水

    (7)(动)水流动。(名)像水流的东西

    (8)(动)水流动。(名)品类;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