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少词
拼音:líng shǎo cí

零少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竞争度较低的一些词。

字义分解

  • 拼音líng
  • 注音ㄌㄧㄥ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WYC
  • 五行

(1)落细雨。

(2)(形)零碎;小数目的(跟‘整’相对):~用|~售|化整为~。

(3)(名)(~儿)零头;零数:年纪已经八十有~|人数是二十挂~儿。

(4)(数)放在两个数量中间;表示较大的量之下附有较小的量:一年~三天。

(5)(数)数的空位;在数码中多用“○”:二~五号|一九八~年。

(6)(数)表示没有数量:一减一等于~|这种药的效力等于~。

(7)(数)温度计上的零度:~上五度|~下十度。

(8)(Línɡ)姓。

(9)(动)(草木花叶)枯萎而落下:~落|凋~。

  • 拼音shǎo,shào
  • 注音ㄕㄠˇ,ㄕㄠ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ITR

shǎo

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少。少量。少许。

2. 缺,不够:缺少。减少。

3. 不经常:少有。少见。

4. 短时间:少等。少候。少顷。

5. 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

6. 轻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shào

1. 年纪轻或年轻人:少年。少女。少壮(年轻力壮)。

2. 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少傅。少保。

3. 次级的:少校。少将(jiàng)。

4. 姓。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