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臣
拼音:fān chén
注音:ㄈㄢˊ ㄔㄣˊ

蕃臣的意思

词语解释:

藩屏之臣;大臣。蕃,通"藩"。

引证解释:

⒈ 藩屏之臣;大臣。蕃,通“藩”。

《韩非子·孤愤》:“故主失势而臣得国,主更称蕃臣。”
《史记·楚世家》:“楚王至,( 秦 )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朝章臺,如蕃臣,不与亢礼。”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唐时黄河不闻有决溢之患……盖河朔地天宝后久属蕃臣,而事不闻朝廷也。”

网络解释:

蕃臣

  • 蕃臣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ān chén,意思是藩屏之臣。
  • 字义分解

    • 拼音fān,fán,bō
    • 注音ㄈㄢ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ATOL
    • 五行

    fān

    茂盛。  【组词】:蕃茂

    滋生、繁殖。  【组词】:蕃育、蕃息、蕃衍

    众多。通「繁」。  【组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周敦颐〈爱莲说〉)

    fán

    茂盛。蕃茂

    滋生、繁殖。蕃育、蕃息、蕃衍

    众多。通「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周敦颐〈爱莲说〉)

    见〖吐蕃〗。

    • 拼音chén
    • 注音ㄔ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HNH
    • 五行

    (1)(名)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

    (2)(名)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