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
拼音: | niǎn jūn |
注音: | ㄋ一ㄢˇ ㄐㄨㄣ |
捻军的意思
词语解释:
捻军
(1) 清朝的一支农民起义队伍(1852—1868),活动在安徽北部和河南一带,主要领袖有张洛行、赖文光等。曾在太平天国领导下与太平军配合作战。1866年分为东、西两支,最后被清军消灭
英
引证解释:
⒈ 见“捻子”。
网络解释:
捻军
- 1、东联军在任柱、赖汶光的领导下在河南一带活动,史称东捻军。
- 2、东捻军的一部固守淄川城,清兵久攻不下,伤亡惨重。
- 3、宫廷内部的斗争,八卦教、捻军的造反,同母弟庆亲的去世,不能不使嘉庆的负担加重。
- 4、李鸿章于十一月二十三日抵达徐州时,捻军已一分为二,赖文光、任柱等率东捻军仍留在中原作战,张宗禹、邱远才等则率捻军入陕西。
- 5、山东地方社会在平定捻军后经历着一场变革。
- 6、东捻军在跳出包围圈后,复于五月突破运河防线,直趋山东半岛。
字义分解
与捻军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