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制夷
拼音:yǐ yí zhì yí
注音:一ˇ 一ˊ ㄓˋ 一ˊ
词性: 成语

以夷制夷的意思

词语解释:

意思是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引证解释:

⒈ 原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枝术以制止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后亦指利用某些外国势力来抵制另一些外国势力的侵略。参见“以夷攻夷”。

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我还记得,当去年中国有许多人,一味哭诉国联的时候, 日本的报纸上往往加以讥笑,说这是中国祖传的‘以夷制夷’的老手段。”

国语词典:

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也作「以夷伐夷」、「以夷治夷」。

词语翻译

英语
to use foreigners to subdue foreigners (idiom)​; let the barbarians fight it out among themselves (traditional policy of successive dynasties)​, Use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counter imperialist encroachment. (late Qing modernizing slogan)​

网络解释:

以夷制夷

  • 解释 夷:外族。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
  • 以夷制夷的近反义词

    • 1、因此,“以夷制夷”策略在两汉时期的发展便是符合规律之事。
    • 2、这应是宋廷数年间,博采群议,运用财货,以夷制夷的外交收获。
    • 3、乱世出英豪,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个日企小职员穿越而至,安内攘外,以夷制夷——还我华夏朗朗乾坤。
    • 4、三是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夷制夷
    • 5、“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形成于古代,到近代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 6、为此,他主张师夷“制夷”、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夷制夷”、利用国际公法以夷约制夷的外交策略。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WY
    • 五行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XWI
    • 五行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MHJ
    • 五行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