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
拼音:shàng cháo
注音:ㄕㄤˋ ㄔㄠˊ
词性: 动词

上朝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上朝shàngcháo

(1) 臣子朝见君主议事

旦旦上朝,以议时事
go to court

(2) 君主到朝廷上处理政事

hold court

(3) 到京城

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关汉卿《窦娥冤》
go to capital

引证解释:

⒈ 臣子到朝廷觐见君王,奏事议政。

《梁书·武帝纪下》:“﹝大同六年﹞八月戊午,赦天下。辛未,詔曰:‘经国有体,必询诸朝,所以尚书置令、僕、丞、郎,旦旦上朝,以议时事,前共筹怀,然后奏闻。’”
《三侠五义》第四七回:“打发他等去后,办下谢恩摺子,预备明日上朝呈递。”
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第二节:“朝官按制度每天黎明就得上朝,天不亮起身梳洗穿戴。”

⒉ 君王到朝廷上处理政务。

吴晗《朱元璋传》第四章第四节:“唐、宋以来,皇帝上朝照例用女乐。”

国语词典:

旧日官吏入宫觐见皇帝,奏事议政。

网络解释:

上朝 (古代君臣议事动词)

  • 上朝,指臣子到朝廷觐见君王,奏事议政。
  • 上朝 (方言名词)

  • 上朝,汉语词汇,表示昨天。
    • 1、楼在光天化日的西贡大街上朝那人头部开枪。
    • 2、事实上朝中有人做官在中国无论任何时候都适用,仅仅几年不到刘家辉在军校同学普遍还都是中尉的时候他已经官升上尉了。
    • 3、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加上朝中又复是两派相争的场面,你这么做的用心我能理解,可这毕竟不是长远之计。
    • 4、第二天上朝,他奏道,“陛下,臣思索了官印的模样还有那只没法解释的乌龟,可能已经晓得谜底了。”。
    • 5、十七年前,他在袖手崖上朝自己伸出手,要自己和他一起走,从此两人不问世事,隐退江湖。自己没有答应。那时,他的手离自己的,只有半尺之遥。待自己伸出手回应的时候,已是生死无话……沧海遗墨。
    • 6、通常是在太后吃饭、上朝和离开的间隙,宫女们立即手脚利索地倒出旧果子,换上新鲜的果子。

    字义分解

    • 拼音shàng,shǎng
    • 注音ㄕㄤˋ,ㄕㄤ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HHGG
    • 五行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 拼音zhāo,cháo
    • 注音ㄓㄠ,ㄔㄠ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FJEG
    • 五行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cháo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