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丁
拼音:quán dīng
注音:ㄑㄨㄢˊ ㄉ一ㄥ

全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对国家有完纳赋税﹑承担徭役义务的成年男子。

引证解释:

⒈ 对国家有完纳赋税、承担徭役义务的成年男子。

《晋书·范宁传》:“今以十六为全丁,则备成人之役矣;以十三为半丁,所任非復童幼之事矣。……今宜修礼文,以二十为全丁,十六至十九为半丁。”
《南史·褚玠传》:“县人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姦,全丁大户类多隐没。”

网络解释:

全丁

  • 全丁
  • 解释:古代称对国家有完纳赋税、承担徭役义务的成年男子。
  • 出处:《晋书.范宁传》:“今以十六为全丁,则备成人之役矣;以十三为半丁,所任非复童幼之事矣。”
  • 字义分解

    • 拼音quán
    • 注音ㄑㄩㄢ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GF
    • 五行

    (1)(形)完备;齐全:这部书不~|苗已出~。

    (2)(动)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其美。

    (3)(副)整个:~校。

    (4)(形)完全;都:老师~来了。

    (5)姓。

    • 拼音dīng,zhēng
    • 注音ㄉㄧㄥ,ㄓㄥ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SGH
    • 五行

    dī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zhēng

    1.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