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词
拼音:sāo cí
注音:ㄙㄠ ㄘˊ

骚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骚体诗的文词。

引证解释:

⒈ 指骚体诗的文词。

五代齐己《谢贯微上人寄示古风今体四轴》诗:“四轴骚词书八行,捧吟肌骨遍清凉。”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香山居士》:“今毗陵人平语,皆曰鐘, 京口人曰兜, 淮南人曰坞,犹楚人曰些。尝有士人学为骚词,皆用此三语,闻者无不附掌。”

网络解释:

骚词

  • 骚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āo cí,意思是指骚体诗的文词。
  • 字义分解

    • 拼音sāo
    • 注音ㄙㄠ,ㄙㄠ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CCYJ
    • 五行

    sāo

    1. 动乱,扰乱,不安定:骚乱。骚扰。骚动。

    2. 忧愁:“离骚者,犹离忧也。”

    3. 指中国屈原的《离骚》,后泛指诗文:骚体。骚人。骚客。风骚(①指《诗经》和《离骚》,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②指妇女举止轻佻)。

    4. 举止轻佻,作风下流:骚货。

    5. 同“臊”(sāo ㄙㄠ)。

    sǎo

    1. 古通“扫”,尽其所有,扫数出动:“大王宜骚淮南之兵。”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