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
拼音:tuò shǒu
注音:ㄊㄨㄛˋ ㄕㄡˇ

唾手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极易。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极易。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地理》:“勃(萧勃 )之别将欧阳頠军苦竹滩,陈武帝遣周文育总师,唾手而禽頠。”
《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只因一将倾心后,致使连城唾手降。”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七:“若是从里面放起火来, 吴六等人不被烧死,军心也乱,唾手可解决战斗。”

国语词典:

比喻事情容易做到。明.凌蒙初《红拂记.第四出》:「谢他肥马共轻裘,助俺唾手功名就。」《西湖二集.卷二○》:「待我将此诗送与曹侍郎看,功名自然唾手。」也作「唾掌」。

网络解释:

唾手

  • 唾手,亦作“唾掌”。指极容易办到。见《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 唾手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特别是河蟹,有攀爬的习性,在顺水而下遇到竹栅阻拦时,就拼命向上攀爬,使渔民唾手可得。
    • 2、赫斯渥看出她并不是那种唾手可得的姑娘,因此推迟了他的热切求欢的要求。
    • 3、把快乐融进生活,幸福就会唾手可得;把梦想融进生活,天边云彩随你漂泊;把简单融进生活,原来可以得过且过;把悠闲融进生活,忙碌也是一种享乐;把放松融进生活,才有看花赏月的快乐;把烦恼融进流水,一切都会自然而过;把问候融进周末,祝你的心情像小长假一样快乐!
    • 4、这使得结果唾手可得?但所换来的是:通常情况下很难有的理由来展示这种线性关系。
    • 5、再美的理想,都不会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这一道理不仅万古不易,而且在今天愈见其生命力。
    • 6、唯有有耐完竣完简便劳动的,才干够唾手可得地完难题的事。

    字义分解

    • 拼音tuò
    • 注音ㄊㄨㄛ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KTGF
    • 五行

    (1)(名)唾液。

    (2)(动)用力吐唾沫。

    (3)(动)吐唾沫表示鄙视:~弃。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