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口
拼音: | xū kǒu |
注音: | ㄒㄨ ㄎㄡˇ |
虚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用酒漱口。 2.不实之言。意谓虚誉。 3.犹空腹。 4.绝口。
引证解释:
⒈ 用酒漱口。
⒉ 不实之言。意谓虚誉。
引唐韩愈《唐故朝散大夫商州刺史除名徙封州董府君墓志铭》:“宾接门下,推举人士,侍侧无虚口;退而见其人,淡若与之无情者。”
⒊ 犹空腹。
引宋苏舜钦苏舜元《淮上喜雨联句》:“焦心閔疲农,虚口待香稌。”
⒋ 绝口。
引《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杲卿、履谦駡不虚口, 颜氏一门死於刀锯者三十餘人。”
网络解释:
虚口
字义分解
- 拼音xū
- 注音ㄒㄩ
- 笔划11
- 繁体虚
- 五笔HAOG
- 五行水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