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印
拼音: | tóng yìn |
注音: | ㄊㄨㄥˊ 一ㄣˋ |
铜印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铜制的印章。官私皆用。官用代表一定的官阶。汉代禄六百石以上佩之﹐南朝诸州刺史多用铜印﹐唐诸司﹑宋六部以下用铜印﹐清府﹑州﹑县皆用铜印。
引证解释:
⒈ 铜制的印章。官私皆用。官用代表一定的官阶。 汉代禄六百石以上佩之, 南朝诸州刺史多用铜印, 唐诸司、 宋六部以下用铜印, 清府、州、县皆用铜印。
引《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墨綬。”
唐李颀《送崔婴赴汉阳》诗:“纔年三十佩铜印,知尔弦歌汉水清。”
《宋史·舆服志六》:“印制。两汉以后,人臣有金印、银印、铜印。 唐制,诸司皆用铜印, 宋因之。”
国语词典:
铜铸的印章。汉以后官员所用,清代官印,三品以下用铜制,二品以上用银铸。
网络解释:
铜印
- 1、这是一枚铜印,上面刻着仿宋体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印”。
- 2、一枚私人铜印解曹休墓谜团,曹休。
- 3、一个铜印引出曹休墓研究三国史的一把标尺。
- 4、单色套印,在中国首创唯一一家用影写凹版印刷,用过铅印、铜印、凸版印刷,手动续纸。
- 5、在王冕之前,印章都是铜印、铸印,是用金属雕琢或者是铸出来的,比如汉印的制作方法有三种铸印、凿印、琢印。
- 6、留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铜印。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