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壁
拼音:lěi bì

垒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军营的围墙或工事。

犹城堡。

引证解释:

军营的围墙或工事。

《墨子·备城门》:“復使卒急为垒壁,以盖瓦復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七月, 赵军筑垒壁而守之。” 宋苏辙《臣事策》:“息兵而为营,三军之士其心在垒壁,而其气在御。”

犹城堡。

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 春秋 、 战国之时,画国而守,大为城邑,小为垒壁,百里之国,皆有边面。”

网络解释:

垒壁

  • 垒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ěi bì,是指军营的围墙或工事。
  • 字义分解

    • 拼音lěi
    • 注音ㄌㄟ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CCCF
    • 五行

    (1)(动)用砖、石、土块等砌成或筑:~一道墙|把井口~高点。

    (2)(名)军营的墙壁或工事:壁~|深沟高~。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NKUF
    • 五行

    (1)(名)墙:~报|~画|铜墙铁~。

    (2)(名)陡峭的山崖:绝~|悬崖峭~。

    (3)(名)营垒:~垒|作~上观。

    (4)(名)作用像壁的:肠~|胃~|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