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口
拼音: | xiāng kǒu |
注音: | ㄒ一ㄤ ㄎㄡˇ |
香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美称女子的嘴。
引证解释:
⒈ 美称女子的嘴。
引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小説﹞如是则流行於閫以内,香口诵吟,檀心倾倒,必有买丝罗以绣者矣。”
网络解释:
香口
- 1、切底清除留在地毡上的果汁色素、香口胶、指甲油、机器油、油漆、蜡等之污渍,令地毡回复原貌。
- 2、而在广州,市场里也可见这种年糕,问市场阿姨怎么做,她们首荐你的必定是这款酱炒年糕,因为它做法简单又非常香口惹味,大人小朋友都会喜欢。
- 3、中秋转眼到,月饼仔细挑观察外包装,保质期看;月饼块形正,薄厚应均匀;表面无裂纹,花纹清晰貌;皮酥馅柔软,清香口感。预祝中秋快乐!
- 4、口腔不要有异味。随身携带口气清新剂和补妆的物件。不要真的以为素面朝天是一种美。香口胶吃过后要用纸包起来丢弃垃圾桶。明白随地吐痰是不文明行为,厉行禁止。
- 5、我国唐代已开始用中药天麻、细辛、沉香、寒水石等研粉擦齿,达到香口洁齿。
- 6、淡淡的蒜蓉香口儿、浓郁的茶树菇的沁香舌堂之度,无不展现着这道菜肴经过老字号名店烹制后的独特魅力。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9
- 繁体香
- 五笔TJF
- 五行水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口
- 五笔KKKK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与香口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