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
拼音: | yù yán |
注音: | ㄩˋ 一ㄢˊ |
词性: | 名词 |
寓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寓言
1. 有所隐含的语言。
英
2.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引证解释:
⒈ 有所寄托的话。
引《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託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⒉ 指托辞以寓意。
引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元祐献诗十首,其词猥陋,皆寓言嬖幸,而意及兵戍。”
明王琼《双溪杂记》:“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
⒊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古希腊《伊索寓言》等。
国语词典:
有所寄托比喻的话。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寓言 (文学作品体裁)
寓言 (汉语词语)
- 1、我国古代流传下许多著名的寓言。
- 2、老师常常用生动的寓言故事说明一些深刻的道理。
- 3、寓言和童话大都采用拟人的手法。
- 4、在这次班会中,丹丹借一则精彩的寓言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 5、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与长短,而在与内容。
- 6、这篇看似简单的寓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字义分解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12
- 繁体寓
- 五笔PJMY
- 五行木
(1)(动)居住:~居|~所。
(2)(名)住的地方:客~|公~|赵~。
(3)(动)寄托:~意。
与寓言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