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缺
拼音:niè quē
注音:ㄋ一ㄝˋ ㄑㄩㄝ

啮缺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缺口,锋刃破缺。 2.传说中的上古贤人。隐居不仕。 3.借指隐士。

引证解释:

⒈ 缺口,锋刃破缺。

《淮南子·修务训》:“今剑或絶侧羸文,啮缺卷銋,而称以顷襄之剑,则贵人争带之。”

⒉ 传说中的上古贤人。隐居不仕。

《庄子·天地》:“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
北周庾信《奉报穷秋寄隐士》诗:“王倪逢啮缺,桀溺耦长沮。”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高似孙以太史无传,而并疑为鸿蒙啮缺之类。”

⒊ 借指隐士。

南唐陈陶《锺陵道中作》诗:“曾逢啮缺话东海,长忆萧家青玉牀。”

网络解释:

啮缺

  • 啮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nie que,借指隐士。
  • 字义分解

    • 拼音niè
    • 注音ㄋㄧㄝ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KHWB
    • 五行

    (动)〈书〉(鼠、兔等动物)用牙啃或咬:虫咬鼠~。

    • 拼音quē
    • 注音ㄑㄩㄝ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RMNW
    • 五行

    (1)(动)缺乏;短少:~人|~肥|~水。

    (2)(动)残破;残缺:这本书~了两页。

    (3)(动)该到而未到:~勤|~席。

    (4)(动)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