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牢
拼音:tài láo
注音:ㄊㄞˋ ㄌㄠˊ

太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

《庄子·至乐》:“具太牢以为膳。”
成玄英疏:“太牢,牛羊豕也。”
晋葛洪《抱朴子·道意》:“若养之失和、伐之不解,百痾缘隙而结、荣卫竭而不悟,太牢三牲,曷能济焉。”
《清史稿·礼志一》:“太牢:羊一、牛一、豕一。”
亦有专指牛为太牢者。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牛,曰太牢。”

国语词典:

古代祭祀天地,以牛、羊、猪三牲具备为太牢,以示尊崇之意。

词语翻译

德语
Opfertier (S)​

网络解释:

太牢

  • 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礼记》中太牢指的是大牢。
    • 1、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 2、我过去一向忧虑过分,似乎对注定要失去的总不肯放手,这抓紧不放无疑是对爱的扼杀,这爱就像一只小猫不能抓得过紧,或是一朵花,握得太牢它就会萎谢。任它而去,任其自然,给它自由,也给自己以自由。梅·萨藤。
    • 3、派遣使者以太牢祭礼祭告于宗庙,以承奉祖宗的命令,也符合万民的愿望。
    • 4、祭日皆以立冬,祭官皆定州守土者,祭祀为中礼,其牲皆用太牢,祭祀器物为笾豆各四。
    • 5、夫荷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之丽密;羹藜含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
    • 6、而且,你确定你有资格宣布,新罗和华夏的关系,因为这么件小事情而遭到了严重破坏?如果这样,我只能说,新罗和华夏的关系实在不太牢靠,太不值钱了……

    字义分解

    • 拼音tài
    • 注音ㄊㄞ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DYI
    • 五行

    (1)(形)高;大:~湖|~庙。

    (2)(形)极;最:~阳。

    (3)(形)身份最高或辈份更高的:~师。

    (4)(副)表示程度过分:汤~热;烫嘴。

    (5)(副)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这方案~好了。

    (6)(副)很;用于否定:不~好。

    (7)(Tài)姓。

    • 拼音láo
    • 注音ㄌㄠ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RHJ
    • 五行

    (1)(名)养牲畜的圈:亡羊补~。

    (2)(名)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太~(原指牛、羊、猪三牲;后也专指祭祀用的牛)。

    (3)(名)监狱。

    (4)(形)牢固;经久:~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