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臣
拼音: | yuán chén |
注音: | ㄩㄢˊ ㄔㄣˊ |
元臣的意思
词语解释:
重臣;老臣。
引证解释:
⒈ 重臣;老臣。
引唐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当藩垣屏翰之任,有弓矢鈇鉞之权,皆国之元臣,天子所左右。”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晋之王导,可谓元臣。”
明张居正《徐存斋七十寿序》:“公位为元臣,齿为元老。”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东南再造,悉畀元臣。”
网络解释:
元臣
- 1、天不遗一老,永怀翊赞于元臣,人可赎兮百身,用寄咨嗟于典册。
- 2、牌楼上雕刻有石瓦,猴娃、狮娃、八仙、龙凤、鹿、花草、云纹等图案,朝南旌表石匾刻“分陕元臣”,背面“勋旌旄钺”八个大字,石匾现已遗失。
- 3、程元臣为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
字义分解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4
- 繁体元
- 五笔FQB
- 五行木
(1)(形)开始的;第一:~始|~旦|~月。
(2)(形)为首的;居首的:~首|~年。
(3)(形)主要;根本:~素|~音。
(4)(形)元素:一~论|二~论。
(5)(形)构成一个整体的:单~。
(6)(名)货币单位;同“圆”⑥⑦。
(7)(名)朝代。蒙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定国号为元。1297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
(8)(Yu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