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花
拼音: | tǔ huā |
注音: | ㄊㄨˇ ㄏㄨㄚ |
吐花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吐华"。 2.开花。 3.放射光华。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吐华”。
⒉ 开花。
引汉徐干《中论·考伪》:“夫名之繫於实也,犹物之繫於时也。物者,春也;吐华,夏也;布叶,秋也;凋零,冬也。”
晋葛洪《抱朴子·交际》:“得之则排冰吐华,失之则当春彫悴。”
唐李白《古风》之二五:“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
⒊ 放射光华。
引汉崔駰《刀剑铭》:“龙渊太阿,干将莫邪,带以自御,燁燁吐花。”
网络解释:
吐花
- 1、薛吐花接着说“你也不错,枪门虎子,十年前金陵大比武你排名第六,“冷家神枪”。
- 2、遇红柳吐花时,辄折柳盘为小圈,著顶上,作队跃舞,音呦呦如度曲。
- 3、我最喜欢一种深红色的秋菊,短粗的花瓣像一把勺。这么多的菊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盛开吐花蕊。有的似刚出浴,有的尽露精髓……
- 4、薛吐花瞧得心里发痒,真恨不得赢钱的是自己,想不到赌场上真有高手,光靠押大小就发财了。
- 5、本来是稻吐花叫秀,把这意义推广起来,凡是草木吐花都叫秀。
- 6、薛吐花骑了一匹黑马,瘦骨嶙峋,却很健壮,在冷夜没完没了胡思乱想的时候,他悠哒悠哒在林荫小道上晃着,嘴里哼着小曲,仿佛比冷夜还要开心。
字义分解
- 拼音tǔ,tù
- 注音ㄊㄨˇ,ㄊㄨˋ
- 笔划6
- 繁体吐
- 五笔KFG
- 五行土
tǔ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 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3. 说出:吐话。一吐为快。
tù1.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
2.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
- 拼音huā
- 注音ㄏㄨㄚ
- 笔划7
- 繁体花
- 五笔AWXB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与吐花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