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龙
拼音:xiá lóng
注音:ㄒ一ㄚˊ ㄌㄨㄥˊ

匣龙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相传战国时有人盗王子乔墓,发观内中唯有一剑,欲取之,'剑作龙鸣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径飞上天'。见《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后因以称匣中的宝剑。

引证解释:

⒈ 相传战国时有人盗王子乔墓,发观内中唯有一剑,欲取之,“剑作龙鸣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径飞上天”。见《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后因以称匣中的宝剑。参见“匣里龙吟”。

唐孟郊《寄院中诸公》诗:“冠豸犹屈蠖,匣龙期剸犀。”

网络解释:

匣龙

  • 匣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á lóng,出自《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
  • 字义分解

    • 拼音xiá
    • 注音ㄒㄧㄚ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LK
    • 五行

    (名)(~子、~儿)装东西的较小的方形器皿;有盖儿;盒子:~子|话~子。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XV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